机器代人在广东农村逐渐推开,古稀老人轻松种15亩地
11月,晚稻进入收割期。50多岁的张红清站在田埂边,看着两台收割机在自己金灿灿的水稻田里来回作业,两亩半水稻田,很快完成收割和脱粒装袋。她说:“现在干农活,连地都不用下去了。”
张红清是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盖山村的村民,此前一直在外打工,去年家里添了孙子,就回到村里边带孩子边收拾自己的两亩田。“以前是因为种田辛苦才出去打工的,现在种田轻松多了。”
盖山村与周边的村庄已基本实现耕作机械化,并进一步推广“统耕统种”和“统防统治”。“机器换人”,正在广东农村逐渐推开,“谁来种地”与“怎样种地”两大难题如何破局,有了一些新的探索。刚发布的《广东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》提到,支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,鼓励建立代耕代种、联耕联种、农机作业、统防统治、加工储藏、物流运输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,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专业服务。
“机器换人”或许能让“谁来种地”与“怎样种地”两大难题找到解决方案。
文/图丨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琪
六七十岁的老人是主力军
留在村里耕作的村民,张红清算是“年轻人”。72岁的周鹤筹也种有2亩多水稻,他同时还经营1分多地的凉粉草和2分地的蔬菜。水稻和蔬菜主要供自家10口人食用,凉粉草则是周鹤筹“用来赚烟钱的”,他不时做几锅凉草粉销售,很受欢迎,“一年能卖个2000块钱”。高龄老人能如此“多劳多产”,完全得益于农机化推广。“现在种田都用上了机器,人都不太需要去田里了。”
周鹤筹正在检查他种的凉粉草
像周鹤筹这样耕作着几亩地的老人,在广东一些农机推广较好的地方并不少见,比如:斗门区白蕉镇月坑村的黄岳平,70岁,种了近2亩水稻;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龙脊村莫大妈,72岁,种了5亩多水稻和10亩甘蔗;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双水村的李江明,64岁,种了2亩多水稻……
据斗门区白蕉镇盖山村村支书周振庭介绍,目前该村种地的主力军是六七十岁的老人,“四五十岁的都很少”。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访珠海市和江门市的几个村庄,村支书们的说法基本相同。
“用机器来种水稻,每亩地成本会多几百块钱,但是轻松很多,能多种几亩地。”72岁的莫大妈种了5亩水稻和10亩甘蔗。“种的水稻除了够我们一家八九口人吃,每年还有2000多斤稻谷可以拿去市场卖。”10亩甘蔗年产量约15万斤,行情好时卖到1元/斤。高龄老人能自食其力,且惠及家人,莫大妈很自豪。
“村委每年统一安排”
“地都不用自己耕,村委每年统一安排,播种可以自己来,也可以交给合作社,他们会直接帮你育苗和机插(机械化插秧),喷药有无人机,割稻用收割机,除了施肥,其他都不用自己动手。“张红清说。
在盖山村,水稻种植基本实现全链条的机械化生产,从耕地、育苗、插秧、植保到收割、烘干,都可以通过机械化完成。据周振庭介绍,该村每年统一安排两造水稻的机械耕地、每造一次机械插秧和两次无人机植保服务,费用全部由村委会负责;收割环节村民自行负责,村民多是直接和相应的服务公司对接,费用是80-100元/亩/造。白蕉镇月坑村的农机服务情况和盖山村基本相同。
珠海市斗门区德辉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(以下简称“德辉合作社”)是当地一家较大规模的农机服务合作社,提供机械化耕地、插秧、植保、收割等服务,目前主要服务当地数十个行政村。据其社长何德辉介绍,斗门区几年前便实现了“统耕统种”,去年以来,政府大力推广无人植保机进行“统防统治”。
土地交给合作社规模经营
机械化降低了种植户的耕作成本,也让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趋势。莫大妈的15亩地,其中10亩就是向乡邻租的,租金是800元/亩/年。双水村的李江明说,这两年一直有人来村里谈,想租地发展规模经营,租金1000元/亩/年。他嫌租金低,自己耕种,“不过,过些年我做不动了,也会租出去。大家一年一年老,都走不动了,地只能租出去了。”虽然不舍,但他承认,机械化提高了农村的土地价值,“以前如果种不动了,只能问亲戚种不种,收成的时候拿点谷回来,现在是真金白银拿在手里。”
何德辉透露,近几年来,在非主动推进的情况下,陆续有村民把地交给他们运营,目前已经有几十亩,主要用于种植水稻。湛江雷州市附城埔北水稻专业合作社则主动“出击”,通过鼓励农民“带田入社、集体分红”的模式,整合了3500多亩耕地种水稻,完全实现水稻的全链条机械化种植。一名带田入社的村民说,之前自己种田,一年的亩产利润是800多元,入社后,亩产利润高了100多元,还解放了劳动力,他另行搞养鸭等养殖业。
全链条农机服务有待发展
据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彭彬介绍,目前广东省的农机服务公司、合作社大部分只提供部分环节的农机服务,能做到全链条农机服务的并不多,而且市场竞争相对激烈。
在江门,业内人士用“多、乱、散”来形容当地的农机服务行业。江门市新会区同成水稻专业合作社有4台耕地机和2台插秧机,其负责人李国良说:“江门的农民很多都自己买农机,村民之间、村与村之间互相交换使用,农机服务并不好做。”当地耕地机、拖拉机、插秧机等供过于求,无人植保机、收割机则比较缺乏,“每到收割季节,特别是早造,地里有上千台收割机,多数是省外运过来的。”江门市新会区农机安监站站长陈哲东说。面对这样的市场,当地农机服务商望而却步,“不敢买啊,省外来的收割机很多,价格压得很低,买了很难回收成本。”李国良说。
德辉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在业内人士眼中无疑处于理想状态。去年初,何德辉的儿子何建敏回到白蕉镇,帮助父亲打理合作社,“我们现在有耕地机、插秧机、手扶拖拉机、无人植保机、收割机等近70台机器,每造服务着3000多亩地、几十个村。”何建敏介绍,他通过微信搭建信息化平台,“以前我们跟各个村安排服务时间都是面对面交流,路上就浪费了很多时间”;更科学地安排农机使用,“从插秧开始,我们就有意识地分片区,让各个片区错开成熟时间,最大限度地发挥收割机的功效。”
热文推荐
一学期仅收300元,广东这所祠堂里的幼儿园办了61年,有村民祖孙三代均在此开蒙
最传奇院士离世,广东老人一生只会5个字,如今整个香港都在怀念她...
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后,如何不停顿、不断档,巩固推进新农村创建工作?
更
多
精
彩
请猛戳右边二维码
南方农村报
官方微信